我院代表携论文参加第十八届疼痛学科盛会,学术实力再获国家级认可!
2025年5月16日-18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国疼痛医学杂志联合主办的“第十八届疼痛学科建设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作为国内疼痛医学领域规模最大、学术影响力最强的年度盛会,本次会议以“创新引领,协同发展——共筑疼痛科新未来”为主题,搭建了全国疼痛学科专家学者的高端对话平台,聚焦疼痛诊疗技术革新与学科建设。


顶尖智慧汇聚,共探学科前沿
会议汇聚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疼痛科李水清教授、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张达颖教授等机构的百余位学科领军人物,围绕疼痛诊疗质量控制、AI介入治疗技术、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等前沿领域展开深度研讨。现场发布的《AI机器人在腰椎疼痛精准介入治疗中的突破性应用》《多模式镇痛临床路径优化方案》等研究成果,为疼痛学科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成都风湿医院学术成果获国家级平台认可
成都风湿医院风湿免疫科王华主任撰写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无痛病房管理策略的应用现状与优化路径》论文,从全国投稿中脱颖而出,入选大会壁报交流环节。该研究系统梳理了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在类风湿关节炎疼痛控制中的实践路径,为疼痛管理提供了标准化方案。展出期间,成果引发与会专家广泛关注,并获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深耕学术沃土,彰显区域标杆实力
近年来,成都风湿医院坚持“临床-科研-转化”三轮驱动战略,在国内外顶级学术平台持续发声。医院累计发表论文近80篇(含SCI论文7篇、北大核心4篇、科技核心1篇),自主研发17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参与4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通过推进无痛病房、痛风石微创诊疗技术中心及风湿病慢病管理体系建设,医院以学术创新赋能临床实践,助力西南地区风湿免疫疾病防治水平提升。
展望未来:以学术创新助力健康中国
此次入选国家级学术会议,是成都风湿医院科研实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医院融入国家疼痛医学创新网络的重要一步。未来,医院将持续深化“医教研”协同发展,以更高水平的学科建设成果,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在疼痛管理领域的落地实施。